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𥸵𩚊󶬡𪌋

說 明

正  字 A04586 食-04-12
說文釋形 「飩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食」:次筆改頓點,第三筆作短橫,末筆亦作一點;右半作「屯」︰上作一橫,象徵「地」,不作一撇,且下不與左右兩筆相接;末筆作一豎曲鉤,寫法參「屯」字。
注  音 ㄉㄨㄣˋㄊㄨㄣˊ
漢語拼音 ㈠dùn ㈡tún
釋  義

ㄉㄨㄣˋ

「餛飩」:一種用麵粉做成薄皮,內包肉餡,煮熟後可食用之食品。《水滸傳》第三回:「鄭屠道:『卻纔精的,怕府裏要裹餛飩;肥的臊子何用?』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四回:「望著湖沿上接連著幾個酒店,掛著透肥的羊肉,櫃檯上盤子裏盛著滾熱的蹄子、海參、糟鴨、鮮魚,鍋裏煮著餛飩,蒸籠上蒸著極大的饅頭。」亦稱為「扁食」、「匾食」、「鶻突」、「抄手」、「雲吞」、「䐊肫」。

ㄊㄨㄣˊㄉㄨㄣˋ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