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󶫧󶫦󶫨𩗆󶫣󶫜󶫞󶫢󶫝󶫠𩘌󶫩󶫫󶫪󶫤𩘦󶫟󶫡󶫥

說 明

正  字 A04578 風-10-19
說文釋形 「颼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之「風」,「几」之橫斜鉤拖長,內之「虫」上作一短橫,不作撇;右半鉤上作「叟」︰上作「手寫字」中一豎,豎筆下觸於「又」;「又」之末捺改頓筆,寫法參「叟」字。
注  音 ㄙㄡ
漢語拼音 sōu
釋  義

1.當擬聲詞:

 ⑴形容風聲或雨聲。《玉篇.風部》:「颼,風聲貌。」漢.趙壹〈迅風賦〉:「啾啾颼颼,吟嘯相求。」唐.杜甫〈秋雨歎〉三首之三:「雨聲颼颼催早寒,胡雁翅溼高飛難。」明.郭勛《雍熙樂府.卷三.端正好.我常在地曹行套.滚綉󷵇曲》:「他道是每日家風雨颼,他道是每日家香火愀。」

 ⑵形容動作迅速所發出之聲響。《水滸傳》第七回:「那漢颼的把那口刀掣將出來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九回:「便奪手要去抓打寶玉秦鐘。尚未去時,從腦後颼的一聲,早見一方硯瓦飛來,並不知係何人打來的。」

2.風吹。宋.劉過〈吳尉東閣西亭〉詩:「水風颼石冷,雲月墮檐低。」

3.寒冷貌。宋.蘇軾〈韋偃牧馬圖〉詩:「沙苑茫茫蒺藜秋,風髮霧鬣寒颼颼。」元.關漢卿《單刀會》第四折:「昏慘慘晚霞收,冷颼颼江風起,急颭颭帆招惹。」《鏡花緣》第八八回:「莫講粗風暴雨,不能招架,就是小小一陣涼颼,只怕也難支持了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