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󶫑󶫐󶫏󶫓󶫒𩗁

說 明

正  字 A04573 風-05-1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翔風也。从風,立聲。(穌合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風聲也。从風,立聲。(穌合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立」︰中間兩筆輕觸上下橫,下橫斜挑,寫法參「立」字;右半作「風」,「几」內之「虫」,上作一短橫,不作撇。
注  音 ㄙㄚ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形容風聲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風部》:「颯,風聲也。」《楚辭.屈原.九歌.山鬼》:「風颯颯兮木蕭蕭,思公子兮徒離憂。」唐.杜甫〈宿贊公房〉詩:「杖錫何來此?秋風已颯然。」

2. 狂風吹襲。元.張國賓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「我則見必律律狂風颯,將這燄騰騰火兒刮。」明.湯顯祖《牡丹亭》第一八齣:「夢初回,燕尾翻風,亂颯起湘簾翠。」

3. 衰落。南朝梁.陸倕〈思田賦〉:「歲聿忽其云暮,庭草颯以萎黃。」唐.杜甫〈秦州雜詩〉二○首之七:「煙塵獨長望,衰颯正摧顏。」

4. 突然、猛然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一:「金老趕得性急,絆了房檻,撲的跌倒,颯然驚醒,乃是南柯一夢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