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󶨧󶨩󶨨

說 明

正  字 A04563 頁-09-18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頭顓顓謹貌。从頁,耑聲。(職緣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頭手寫字手寫字謹貌。从A04536手寫字聲。(職緣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耑」︰上作「山」,末筆作短豎;下作「而」,右下筆鉤起,寫法參「耑」(B03588)字、「喘」字。右半「頁」之左下撇上觸橫筆。
注  音 ㄓㄨㄢ
漢語拼音 zhuān
釋  義

1.敬謹貌。《說文解字.頁部》:「顓,頭顓顓謹貌。」

2.善良。《淮南子.覽冥》:「猛獸食顓民,鷙鳥攫老弱。」漢.高誘.注:「顓,善。」

3.蒙昧、無知。明.方孝孺〈寧野軒銘〉:「善為治者,常養斯民之質於冥冥之中,使之全其性而不鑿其天,顓然無思,頽然無為,椎魯敦樸而不雜以偽,故其民難搖而易化。」

4.獨占、把持。通「專」。《漢書.卷六七.楊胡朱梅云傳.梅福》:「至元始中,王莽顓政。」《宋史.卷一八六.食貨志下八》:「板橋瀕海,東則二廣、福建、淮浙,西則京東、河北、河東三路,商賈所聚,海舶之利顓於富家大姓。」

5.「顓頊」:上古五帝之一。相傳為黃帝之孫,最初建國於高陽,故號高陽氏。《廣韻.平聲.仙韻》:「顓,顓頊。」《淮南子.天文》:「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,怒而觸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維絕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