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4559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額」《說文》作「頟」。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顙也。从頁,各聲。徐鉉注云:「今俗作額。」後通行俗字。「額」之寫法:左半作「客」︰「宀」下作「各」,上从「夂」,捺之起筆不出頭並改頓筆,寫法參「客」字。右半「頁」之左下撇上觸橫筆。按:本典收「頟」為「額」之異體字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é ㈡è |
釋 義 | ㈠ 1. 頭顱前部眉上髮下之部位。《說文解字.頁部》:「頟,顙也。」宋.徐鉉.注:「今俗作額。」《北齊書.卷四.文宣帝紀》:「自居晉陽,寢室夜有光如晝。既為王,夢人以筆點己額。旦以告館客王曇哲曰:『吾其退乎?』曇哲再拜賀曰:『王上加點,便成主字,乃當進也。』」唐.李白〈長干行〉二首之一:「妾髮初覆額,折花門前劇。」唐.盧肇〈海潮賦後序〉:「而又爛額焦頭,方思馬褐,捉襟見肘,久困牛衣。」 2. 器物上首近頂處之部分。如:「碑額」、「簾額」。唐.姚合〈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〉詩:「溼煙凝灶額,荒草覆牆頭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二.灤陽消夏錄二》:「沈椒園先生為鼇峰書院山長時,見示高邑趙忠毅公舊硯,額有『東方未明之硯』六字。」 3. 匾額。如:「門額」、「廟額」。唐.李綽〈尚書故實〉:「人來覓書,並請題額者如市。」唐.貫休〈寄杭州靈隱寺宋震使君〉詩:「僧房謝脁語,寺額葛洪書。」《舊唐書.卷一九○.文苑列傳下.李華》:「華嘗為魯山令元德秀墓碑,顏真卿書,李陽冰篆額,後人爭模寫之,號為『四絕碑』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六.灤陽消夏錄六》:「無間冬夏,讀書恆至夜半。一夕,夢到一公廨,榜額曰『文儀班』。」 4. 限定之數目。如:「名額」、「兵額」、「額滿為止」。《新五代史.卷四八.雜列傳.劉審交》:「租有定額,而天下比年無閑田,民之苦樂,不可等也。」《宋史.卷三四.孝宗本紀二》:「詔四川宣撫使虞允文集四路漕臣,會計財賦所入,對立兵額。」清.俞樾《春在堂隨筆》卷四:「惟東南兵燹之後,市廛寥落,聚凋殘,學額雖增,而應試之人轉減。」 5. 姓。如清代有額宜都。 ㈡ 譯音用字。常用於山名、地名等之音譯。如:「額非爾士峰」、「額魯特蒙古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