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4538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頭不正也。从匕,从頁。臣鉉等曰:「匕者,有所比附,不正也。」(去營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頭不正也。从匕,从頁。徐鉉注云:「匕者,有所比附不正也。」楷書寫法:左旁作「匕」當左偏旁之寫法:一短橫、一豎挑,寫法參「匕」字。右半「頁」之左下撇上觸橫筆。「傾」字偏旁同此。另如「穎」、「潁」(B02261)、「熲」(B02424)、「顈」(B03443)等字,从頃聲,左上「匕」次筆作豎折不鉤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qīng ㈡qǐng |
釋 義 | ㈠ㄑㄧㄥ 斜、側。通「傾」。《說文解字.匕部》:「頃,頭不正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引伸為凡傾仄不正之偁。」《詩經.周南.卷耳》:「采采卷耳,不盈頃筐。」《漢書.卷六四下.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.王襃》:「不單頃耳而聽已聰。」 ㈡ 1. 量詞。計算面積之單位。公制一頃等於一百畝。亦稱為「公頃」。《廣韻.上聲.靜韻》:「頃,田百畝也。」《史記.卷二九.河渠書》:「泰山下引汶水:皆穿渠為溉田,各萬餘頃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七九回:「其餘田地不用說,單有幾十頃地獨種桂花。」 2. 短時間。如:「少頃」、「有頃」。《莊子.秋水》:「夫不為頃久推移,不以多少進退者,此亦東海之大樂也。」《戰國策.燕策三》:「其人居遠未來,而為留待,頃之未發。」《晉書.卷六七.列傳.郗鑒》:「安曰:『不能為性命忍俄頃邪!』」《西遊記》第四一回:「好大聖,縱雲離此地,頃刻到東洋。」 3. 近。《漢書.卷九.元帝紀》:「頃者有司緣臣子之義,奏徙郡國民以奉園陵,令百姓遠棄先祖墳墓。」《後漢書.卷一.光武帝紀下》:「頃者師旅未解,用度不足。」《後漢書.卷二.顯宗孝明帝紀》:「加頃年以來,雨水不時,汴流東侵,日月益甚。」 4. 左右,指大約之時間。如:「民國二十年頃」。《史記.卷一一九.循吏列傳.孫叔敖》:「相曰:『如此幾何頃乎?』市令曰:『三月頃。』」 5. 過去之時間。唐.杜甫〈奉贈李八丈判官〉詩:「頃來樹嘉政,皆已傳眾口。」 6. 剛才。如:「頃聞佳音」、「頃接來書」。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四.灤陽消夏錄四》:「近見先生多醉歸,稍稍疑之,頃聞與僧言,乃日在酒樓觀劇,是一浪子耳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