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󶥀

說 明

正  字 A04522 革-13-22
說文釋形 「韃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「革」之中豎,上接「廿」;右半作「達」:「辶」為「辵」偏旁變形,共四畫;上作「羍」之變形,改「大」為「土」,下豎筆上作三橫,與「幸」寫法不同,寫法參「達」字。
注  音 ㄉㄚ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ㄉㄚˊ

1. 「韃靼」:唐末蒙古族之一。為契丹之西北族,沙陀之別種,散居於中國西北、蒙古、中亞、獨立國協東部等地。元亡後,其族走漠北,於清時歸附。

2. 「韃子」:古代漢人對北方異族之通稱。《痛史》第一七回:「有十多個韃子,販了五百匹馬,在嶺下經過,被我們捉住。」亦稱「韃虜」。

ㄊㄚˋ

打擊。通「撻」。《字彙.革部》:「韃,與撻同,打擊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