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󶠤󶠣

說 明

正  字 A04484 雨-08-16
說文釋形 「霍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

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本作「手寫字」,飛聲也,从雨雔;雨而雔飛者,其聲靃然。段玉裁注云:「俗作霍。」「霍」之寫法:上半作「手寫字」,中豎左點、挑,右撇、點;下作「隹」,四橫筆皆接左豎,寫法參「隹」(B05562)字、「准」字。「攉」(B01448)、「瀖」(B02337)、「矐」(B02926)、「礭」(B03033)、「籗」(B03288)、「臛」(B03726)、「藿」(B04159)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「靃」,本典收為次常用字(B05602),「霍」字兼為異體。

注  音 ㄏㄨㄛˋ
漢語拼音 huò
釋  義

1. 鳥飛疾,後用以稱快速、疾速。《玉篇.隹部》:「霍,鳥飛疾也,揮霍也。」漢.枚乘〈七發〉:「涊然汗出,霍然病已。」

2. 「霍亂」:

⑴古代中醫上泛指有上吐下瀉等症狀 之疾病為「霍亂」。明.王樵《方麓集.卷八.與姜鳳阿書》:「第十日前霍亂吐瀉,繼以嘔血,幸而不死。」亦用於指心煩意亂,無法定下心來。《金瓶梅》第八二回:「諕的經濟氣也不敢出一聲兒來,乾霍亂了一夜。」

⑵病名。由霍亂弧菌引起之急性傳染病,特徵為強烈之腹瀉、嘔吐、脫水、休克及尿毒症,嚴重者可能致命。亦稱為「虎列拉」、「虎疫」。

3. 山名。即衡山。位於大陸地區湖南省衡山縣西,為五嶽中之南嶽。漢.應劭《風俗通義.卷一○.山澤》:「南方衡山,一名霍山。」

4. 國名。周武王之弟叔處之封地,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霍縣西南。

5. 姓。如漢代有霍去病。

@B05602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