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󱶩𨾆A04460-006

說 明

正  字 A04460 隹-08-16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鷻也。从隹,周聲。手寫字,籀文雕,从鳥。(都僚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鷻也。从隹,手寫字聲。手寫字,籀文雕,从鳥。(都僚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鷻也。从隹,周聲。重文作「手寫字」。楷書寫法:左半作「周」︰「手寫字」中兩橫輕觸左右筆,中豎上觸於橫,下不出頭,寫法參「周」字;右半「隹」四橫筆皆接左豎。按:「雕」與「鵰」本同,然「雕」多借為「雕琢」、「雕刻」用字,故本典分為二正字,「鵰」(B06108)為次常用字,兼作「雕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ㄉㄧㄠ
漢語拼音 diāo
釋  義

1. 鷲之別名。同「鵰」。《說文解字.隹部》:「雕,鷻也。」《玉篇隹部》:「雕,鷲也。」《史記.卷一○九.李將軍列傳》:「是必射雕者也。」唐.司馬貞.索隱:「案:服虔云:『雕,鶚也。』《說文》云:『似鷲,黑色,多子。』一名鷲,以其毛作矢羽。韋昭云:『鶚,一名鵰也。』」唐.王維〈觀獵〉詩:「迴看射鵰處,千里暮雲平。」

2. 指雕刻之技術或成品。如:「竹雕」、「玉雕」、「浮雕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九四回:「找是沒處找,回又不敢回,怡紅院裡的人嚇得個個像木雕泥塑一般。」

3. 刻鏤。如:「雕塑」、「雕刻」。《論語.公冶長》:「朽木不可雕也,糞土之牆不可杇也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二六回:「上面小小五間抱廈,一色雕鏤新鮮花樣隔扇,上面懸著一個匾額。」

4. 以表示經彩畫裝飾。如:「雕欄玉砌」、「雕梁畫棟」。《舊唐書.卷四四.職官志三》:「中尚令,掌供郊祀之圭璧、玩器之物。中宮服飾,雕文錯綵之制,皆供之。」宋.蘇軾〈超然臺記〉:「去雕牆之美,而庇采椽之居。」

5. 以表示狡詐。通「刁」。《管子.七法》:「一體之治者,去奇說,禁雕俗也。」《史記.卷一二九.貨殖列傳》:「大與趙、代俗相類,而民雕悍少慮,有魚鹽棗栗之饒。」

6. 姓。如漢代有雕延年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

⇒「彫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