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󶝑𩾰

說 明

正  字 A04459 隹-06-14
說文釋形 手寫字,鳥母也。从隹,此聲。(此移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此」︰右豎曲鉤改豎挑,寫法參「此」字;右半「隹」四橫筆皆接左豎。
注  音 ㈡(又音)ˊ
漢語拼音 ㈠cī ㈡(又音)cí
釋  義

㈠ㄘ

1. 母鳥。《說文解字.隹部》:「雌,鳥母也。」《詩經.小雅.小弁》:「雉之朝雊,尚求其雌。」《西遊記》第六九回:「有雌雄二鳥,原在一處同飛;忽被暴風驟雨驚散。」

2. 用以表示陰性。與「雄」相對。如:「雌虎」、「雌蕊」。《樂府詩集.卷二五.橫吹曲辭五.古辭.木蘭詩二首之一》:「雄兔腳撲朔,雌兔眼迷離。」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二三回:「惟獨這繡江,夫是夫,婦是婦,那樣陰陽倒置,剛柔失宜,雌雞報曉的事絕少。」

3. 特稱女性。如:「大發雌威」。唐.李白〈雙燕離〉詩:「憔悴一身在,孀雌憶故雄。」《水滸傳》第二四回:「我問你,間壁這個雌兒是誰的老小?」《聊齋志異.卷三.夜叉國》:「夜叉益悅,攜一雌來妻徐 。」

4. 以表示柔弱。《淮南子.原道》:「是故聖人守清道而抱雌節。」漢.高誘.注:「雌,柔弱也。」《北齊書.卷一○.高祖十一王列傳.永安簡平王浚》:「文宣性雌懦,每參文襄,有時涕出。」

5. 形容聲音柔細。唐.韓愈〈病中贈張十八〉詩:「雌聲吐款要,酒壺綴羊腔。」宋.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七:「韓魏公聲雌,文潞公步碎。」

6. 通「齜」。「雌牙露嘴」:咧嘴露齒。如:「他因寒風刺骨,冷得雌牙露嘴,痛苦不堪。」亦作「呲牙裂嘴」。

ˊ,ㄘ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