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󶝊󶝉󶝌󶝇󶝅󶝆󶝈󶝋

說 明

正  字 A04457 隹-05-13
說文釋形

「雍」《說文》作「雝」。

大徐本:手寫字,雝𪆫也。从隹,邕聲。(於容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雝渠也。从隹,邕聲。(於容切)

字樣說明 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收有「手寫字」篆,雝渠也。从隹,邕聲。段玉裁注云:「隸作雍。」後「雝」、「雍」並行。「雍」之寫法:左下末筆作撇,與「幺」寫法不同;右下「隹」四橫筆皆接左豎。「壅」、「擁」、「甕」、「臃」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本典收「雝」(B05577)為次常用字,且兼作「雍」之異體。
注  音 ㄩㄥ
漢語拼音 yōng
釋  義

1. 「雍渠」:鳥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隹部》:「雍,雝渠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經典多用為雝和、辟雝。隸作雍。」《重訂直音篇.隹部》:「雍,雝渠,鳥名。」

2. 和諧、和睦。《廣韻.平聲.鍾韻》:「雍,和也。」《書經.堯典》:「百姓昭明,協和萬邦,黎民於變時雍。」《後漢書.卷二五.卓魯魏劉列傳.魏霸》:「霸少喪親,兄弟同居,州里慕其雍和。」

3. 堵塞。通「壅」。《穀梁傳.僖公九年》:「毋雍泉,毋訖糴。」《漢書.卷九四.匈奴傳下.贊曰》:「隔以山谷,雍以沙幕。」

4. 擁有。通「擁」。《戰國策.秦策五》:「雍天下之國,徙兩周之疆。」漢.高誘.注:「雍,有也。」

5. 國名。周代諸侯國。故址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沁陽縣東北。

6. 姓。如明代有雍泰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