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󶘜󶘙󶘛󶘚󶘘

說 明

正  字 A04420 阜-07-10
說文釋形

手寫字,殿陛也。从手寫字,余聲。(直魚切)
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阝」,共三畫;右半作「余」:「人」頭下作二橫,次橫較長;中作豎鉤,左撇、右點不接豎鉤,寫法參「余」字。
注  音 ㄔㄨˊ
漢語拼音 chú
釋  義

1. 臺階。《說文解字.𨸏部》:「除,殿陛也。」《漢書.卷九九.王莽傳下》:「群臣扶掖莽,自前殿南下椒除。」唐.杜甫〈南鄰〉詩:「慣看賓客兒童喜,得食階除鳥雀馴。」

2. 去掉。如:「剷除」、「掃除」、「為民除害」、「排除萬難」。唐.白居易〈閒居自題戲招宿客〉詩:「解綬收朝佩,褰裳出野船;屏除身外物,擺落世間緣。」《大宋宣和遺事.亨集》:「方今盜賊四起,未能剪除;又現此星,何時寧息?」

3. 更易、更換。如:「除歲」、「爆竹一聲除舊歲」。唐.孟浩然〈歲暮歸南山〉詩:「白髮催年老,青陽逼歲除。」

4. 免舊職,任新職。晉.李密〈陳情表〉:「尋蒙國恩,除臣洗馬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回:「年二十,舉孝廉,為郎,除洛陽北都尉。」

5. 整治、修治。《易經.萃卦》:「《象》曰:澤上於地,萃。君子以除戎器,戒不虞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除者,治也。」《漢書.卷六五.東方朔傳》:「舉籍阿城以南,盩厔以東,宜春以西,提封頃畝,及其賈直,欲除以為上林苑,屬之南山。」

6. 表示不計算在內。如:「除了教書外,晚上他還在大學進修。」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○六回:「旁邊人聽了這邊的,又聽了那邊的,四面印證起來,便知得個清清楚楚。古語說的:『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』,果然說得不錯!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四回:「瘟奴!除非是你死了,或是做了和尚,這事纔行得!」

7. 數學計算方法之一。均分某數為若干分。即除法。如:「六除以二等於三。」、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方法。」《漢書.卷二一.律曆志下》:「以元月除積月餘,名曰月元餘。以章月除月元餘,則入章月數也。以十二除之,至有閏之歲,除十三入章。」《續漢書志.第三.律曆志下》:「推入蔀術曰:以元法除去上元,其餘以紀法除之,所得數從天紀,筭外則所入紀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