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󶕦󶕥󶕧

說 明

正  字 A04384 門-06-1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所以止扉也。从門,各聲。(古洛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所以止扉也。从門,各聲。(古洛切)
字樣說明 「門」之筆順如「明」字,宜先寫。「門」內作「各」︰捺筆改頓筆,寫法參「各」字。「擱」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ㄍㄜ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門開後,乃於兩旁地下之孔插橛以防止門扇自閤。《說文解字.門部》:「閣,所以止扉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《釋宮》曰:『所以止扉謂之閣。』郭注:『門辟旁長橛也。』」

2. 置放食物之木板。《禮記.內則》:「大夫七十而有閣。」漢.鄭玄.注:「閣,以板為之,庋食物也。」

3. 鑿孔架木而築成之道路。《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》:「去輒燒絕棧道。」唐.司馬貞.索隱引崔浩云:「險絕之處,傍鑿山巖,而施版梁為閣。」三國蜀.諸葛亮〈與兄瑾書〉:「前趙子龍退軍,燒壞赤崖以北閣道緣谷一百餘里。」

4. 古代於屋內所隔出之夾室或夾層。唐.白居易〈別春爐〉詩:「暖閣春初入,溫爐興稍闌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一回:「此刻也差不多是時候了,我們何妨先到閣子上頭去等呢?」

5. 古代似樓之建物。屋分兩層,底層為支撐層,上層立於支撐平座上,四周圍起,有窗,視野高闊,通風良好。常建於園林中以供休憩。亦供置物藏書用。如:「樓閣」、「文淵閣」、「天一閣」。唐.李白〈猛虎行〉:「寶書玉劍掛高閣,金鞍駿馬散故人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四:「寺僧就陪著登閣上觀看,徽商看見閣已頹壞,問道:『如此好風景,如何此閣頹壞至此?』」

6. 古代中央行政官署。今則為內閣之簡稱。如:「閣揆」、「組閣」。《樂府詩集.卷七三.雜曲歌辭一三.古辭.焦仲卿妻》:「汝是大家子,仕宦於臺閣,慎勿為婦死,貴賤情何薄!」《新唐書.卷四七.百官志二》:「以久次者一人為閣老,判本省雜事。」

7. 指女子之房間。如:「閨閣」。《南史.卷一二.后妃列傳下.陳後主張貴妃》:「嘗於閣上靚妝,臨于軒檻,宮中遙望,飄若神仙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七四回:「只說你如今林妹妹的母親,未出閣時,是何等的嬌生慣養,是何等的金尊玉貴!」

8. 姓。如唐代有閣輔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