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󶐑󶑫

說 明

正  字 A04349 金-12-2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樂鐘也。秋分之音,物簾成。从金,童聲。古者垂作鐘。手寫字,鐘或从甬。(職茸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樂鐘也。秋分之音,萬物穜成,故謂之鐘。从金,童聲。古者手寫字作鐘。手寫字,鐘或从甬。(職茸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樂鐘也。从金,童聲。楷書寫法:左半「金」之捺筆改頓點,末橫筆斜挑;右半作「童」︰上之「立」,中間兩筆輕觸上下橫筆;下作「里」,寫法參「童」字。按:此字為樂器義,與「酒器」之「鍾」形近而異。
注  音 ㄓㄨㄥ
漢語拼音 zhōng
釋  義

1. 樂器名。一種中空,用銅或鐵製成之打擊樂器。如:「鐘鼎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鐘,樂鐘也。秋分之音,萬物穜成,故謂之鐘。」《荀子.富國》:「故必將撞大鐘,擊鳴鼓,吹竽笙,彈琴瑟。」宋.蘇軾〈石鐘山記〉:「微風鼓浪,水石相搏,聲如洪鐘。」

2. 用以作報時、報警、集合等信號之器物。如:「暮鼓晨鐘」。唐.張繼〈楓橋夜泊〉詩:「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」唐.李商隱〈無題〉詩四首之一:「來是空言去絕踪,月斜樓上五更鐘。」

3. 計時器。如:「時鐘」、「鬧鐘」。明.馮時可《蓬窗續錄》:「外國人利瑪竇出自鳴鐘,如小香盒,一日十二時,凡十二次鳴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五一回:「只聽外間房中十錦隔上的自鳴鐘噹噹的兩聲。」

4. 某個一定的時間。如:「十點鐘」、「兩個鐘頭」。民國.魯迅《吶喊.端午節》:「誰知道初四這一天却破了例,他不到七點鐘便回家來。」

5. 古容量單位。《淮南子.要略》:「一朝用三千鐘贛,累邱據、子家喻導於左右,故晏子之諫生焉。」《後漢書.卷三○下.郎顗襄楷列傳.郎顗》:「而今之在位,競託高虛,納累鐘之奉,忘天下之憂。」

⇒「鍾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