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󶐚󶐙

說 明

正  字 A04329 金-09-17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鋝也。从金,爰聲。《罰書》口〔曰〕:「列百緩。」(戶關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鋝也。从金,爰聲。《書》曰:「罰百鍰。」(戶關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金」之捺筆改頓點,末橫筆斜挑;右半作「爰」︰上作「手寫字」,下作「又」;中从「于」,末筆改撇,寫法參「爰」字。
注  音 ㄏㄨㄢˊ
漢語拼音 huán
釋  義

1. 量詞。古代計算重量之單位。有六兩、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為一鍰之說法。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鍰,鋝也。」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「鋝」字:「鋝,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。……《周禮》曰:『重三鋝。』北方以二十兩為三鋝。」《玉篇.金部》:「鍰,六兩也。」《書經.呂刑》:「墨辟疑赦,其罰百鍰。」

2. 金錢。《廣韻.平聲.刪韻》:「鍰,……一曰:『錢也。』」唐.柳宗元〈醻韶州裴曹長使君寄道州呂八大使因以見示二十韻〉:「聖理高懸象,爰書降罰鍰。」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五回:「催科勒耗苛如虎,課贖徵鍰狠似狼!戒石當前全不顧,爰書議後且相忘。」

3. 圓環。通「環」。《字彙.金部》:「鍰,與環同。」《漢書.卷二七.五行志中之下》:「『木門倉琅根』,謂宮門銅鍰,言將尊貴也。」宋.歐陽修《集古錄.卷一.秦度量銘》:「余之得此二銘也,迺在祕閣校理文同家。同,蜀人。自言嘗遊長安,買得二物,其上刻二銘,出以示余。其一乃銅鍰,不知為何器,其上有銘,循環刻之,乃前一銘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