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󶎼󶎽

說 明

正  字 A04304 金-07-15
說文釋形 「銼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鍑也。从金,坐聲。(昨禾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銼A04345,鍑也。从金,手寫字聲。(昨禾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鍑也。从金,坐聲。楷書寫法:左半「金」之捺筆改頓點,末橫筆斜挑;右半作「坐」︰豎筆左右各作一「人」,捺筆改頓點,寫法參「坐」字。
注  音 ㄘㄨㄛˋ
漢語拼音 cuò
釋  義

1. 一種口大似釜之器具。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銼,鍑也。」《廣韻.入聲.屋韻》:「銼,銼󶑍,釜屬。」唐.杜甫〈聞斛斯六官未歸〉詩:「荊扉深蔓草,土銼冷疏煙。」

2. 銼刀之簡稱。如:「板銼」、「扁銼」。明.夏言《南宮奏稿.卷四.一夷情疏》:「且夷人所貢鐡銼等件,俱無用之物。」明.楊一清《關中奏議.卷一七.提督類.一為捉獲奸細搆引大勢回賊犯邊等事》:「以致今日使西域賈回,圖利中國,以玉石鑌銼等項無用之物,往來神京,厚蒙賞賚。」

3. 用銼刀磨物。如:「銼平」。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七.如是我聞一》:「取驗,果適所持入,乃銼而焚之,呦呦有聲,血出如縷。」《老殘遊記二編》第二回:「可知那州縣老爺們比娼妓還要下賤?遇見馴良百姓,他治死了還要抽筋剝皮,銼骨揚灰。」

4. 挫敗。《史記.卷四○.楚世家》:「亡地漢中,兵銼藍田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