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󶎮

說 明

正  字 A04299 金-07-15
說文釋形 手寫字,鑠金也。从金,肖聲。(相邀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金」之捺筆改頓點,末橫筆斜挑;右半作「肖」︰上作一豎、左點、右撇,為「小」作上偏旁寫法;下之「手寫字」,中作點、挑,與「月」不同,寫法參「肖」字。
注  音 ㄒㄧㄠ
漢語拼音 xiāo
釋  義

1. 鎔化金屬。如:「銷鎔」、「銷鑠」。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銷,鑠金也。」《史記.卷六.秦始皇本紀》:「收天下兵,聚之咸陽,銷以為鍾鐻,金人十二,重各千石,置廷宮中。」北齊.劉晝《劉子.卷九.利害》:「銷金在鑪,盜者弗掬。」

2. 耗盡、毀壞。《漢書.卷七二.王貢兩龔鮑傳.龔勝》:「薰以香自燒,膏以明自銷。」漢.鄒陽〈獄中上書自明〉:「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。」宋.歐陽修〈蘇氏文集序〉:「棄擲埋沒,糞土不能銷蝕。」

3. 耗費、削弱。《莊子.則陽》:「其聲銷,其志無窮。」元.鄭廷玉《冤家債主》第三折:「典了莊宅,賣了田土,銷乏了幾多錢物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五回:「話說萬曆二十三年,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漸漸銷磨盡了。」

4. 耗費之錢財。《紅樓夢》第一四回:「這兩件開銷錯了,再算清了來取。」《通俗常言疏證.貨財.花銷》引《願體集》:「向之繁文縟節,轉眼皆空,今之典借花銷,俱成實累。」

5. 抒發、排遣。三國魏.王粲〈登樓賦〉:「聊暇日以銷憂。」唐.杜甫〈發泰州〉詩:「應接非本性,登臨未銷憂。」

6. 去、除去。如:「註銷」、「報銷」、「撤銷」。唐.駱賓王〈送吳七遊蜀〉詩:「霧銷山望迥,風高野聽喧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九:「見了以下出身的,就不是途,也必揀個憊賴所在,打發他,不上幾時,就勾銷了。」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四回:「黃道臺,上院銷假。」

7. 消散、亡失。通「消」。南朝梁.江淹〈別賦〉:「黯然銷魂者,唯別而已矣。」《群音類選.官腔類.卷一五.玉盒記.沙將逼柳》:「他怨悠悠香銷玉沉,亂紛紛碎滴珠囊迸。」

8. 出售(貨物)。如:「推銷」。《老殘遊記》第七回:「這千家詩還算一半是冷貨,一年不過銷百把部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四二回:「凡是此等書一概不准販來銷售,倘有不遵,店則封禁,人則重辦。」

9. 需要。宋.楊萬里〈瑞香花新開〉詩五首之四:「只銷三日暖,便坼數花房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七回:「凡是江湖上朋友,他到眼便知,隨便會幾個茶飯東道,不銷十天半個月,各處大盜頭目就全曉得了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