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4270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chāo ㈡(又音)chào |
釋 義 | ㈠ㄔㄠ 1. 以手指插入其中而取之。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鈔,叉取也。」 2. 掠取、掠奪。漢.王符《潛夫論.勸將》:「東寇趙、魏,西鈔蜀、漢。」《後漢書.卷七三.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.公孫瓚》:「剋會期日,攻鈔郡縣,此豈大臣所當施為?」 3. 謄寫。《抱朴子.內篇.金丹》:「余今略鈔金丹之都,較以示後之同志。」清.江藩《國朝漢學師承記》:「手鈔默誦,雞鳴不已。」 4. 文學作品等經過選錄而編成之書。如清代曾國藩編有《經史百家雜鈔》與《十八家詩鈔》二書。 5. 紙幣、錢財。如:「千元大鈔」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五:「那福僧每日只是吃酒賭錢,養婆娘,做子弟,把錢鈔不著疼熱的使用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二一回:「那西洋人喜的眉開眼笑,打開皮包,取出一大把鈔票送他。」 6. 姓。如明代有鈔秀。 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