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󰅖𠆀󶈦󶈥󶈤󶈩󶈲󶈰󶈪𨟍󶈯󶈱󶈫󶈧𨽏󶈭𩫃󶈮󶈬𩫏󶈨𩫩

說 明

正  字 A04213 邑-08-11
說文釋形 大徐本:
手寫字,齊之郭氏虛。善善不能進,惡惡不能退,是以亡國也。从邑,A04213聲。(古博切)
手寫字,度也,民所度居也。从回,象城A04213之重,兩亭相對也。或伹从囗。音韋。凡A04213之屬皆从A04213。(古博切)
段注本:
手寫字,齊之郭氏虛。善善不能進,惡惡不能退,是以亡國也。从邑,手寫字聲。(古博切)
手寫字,度也,民所度居也。从手寫字,象城手寫字之重,手寫字亭相對也。或但从手寫字。凡手寫字之屬皆从手寫字。(古博切)
字樣說明

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从邑,手寫字聲。楷書寫法:左作「享」︰下橫筆斜挑,寫法參「享」字、「手寫字」(C16885)字;右作「邑部」偏旁寫法「阝」,三畫。「廓」、「槨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
 

注  音 ㄍㄨㄛ
漢語拼音 guō
釋  義

1. 春秋國名。在今山東省北部。《說文.邑部》:「郭,齊之郭氏虛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郭,本國名。…郭國既亡,謂之郭氏虛。…郭氏虛在齊境內。」《公羊傳.莊公二十四年》:「赤者何﹖曹無赤者,蓋郭公也。郭公者何﹖失地之君也。」

2. 兩道城牆中之外牆,即外城。郭,《說文》重文作A04213,釋云:「A04213,度也,民所度居也,从回,象城A04213之重,兩亭相對也。」唐.孟浩然〈過故人莊〉詩:「綠樹村邊合,青山郭外斜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回:「適督郵行部至縣,玄德出郭迎接。」

3. 物體外部。通「廓」。《宋書.卷七五.列傳.顏竣》:「元嘉中鑄四銖錢,輪郭形制,與五銖同。」

4. 擴張,擴大。《集韻.入聲.鐸韻》:「郭,張也。」《詩.大雅.皇矣》:「上帝耆之,憎其式廓。」《黃帝素問靈樞集註.卷一一.脹論》:「排藏府而郭胸脇。」

5. 姓。如唐代有郭子儀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