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𡿷󶇎

說 明

正  字 A04200 邑-03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四方有水,自邕城池者。从川,从邑。手寫字,籀文邕。(於容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邑四方有水,自邕成池者是也。从巛、邑。讀若雝。手寫字,籀文邕如此。(於容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从川,从邑。楷書寫法:上作「巛」,三撇頓點,寫法參「巛」(N00054)字;下作「邑」。「嗈」(B00405)、「郺」(B05171)「雝」(B05577)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「巛」本即「川」字,因為部首用字,本典除收為正字外,且兼為「川」之異體。
 
注  音 ㄩㄥ
漢語拼音 yōng
釋  義

1. 周圍被水環繞之都城。《說文解字.川部》:「邕,四方有水,自邕城池者。」

2. 堵塞。同「壅」。《集韻.上聲.腫韻》:「壅,堨塞也。或作邕。」《漢書.卷九九.王莽傳中》:「長平館西岸崩,邕涇水不流。」

3. 和樂。《漢書.卷五八.公孫弘卜式兒寬傳.兒寬》:「上元甲子,肅邕永享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邕,和也。」《晉書.卷八八.孝友列傳.桑虞》:「虞五世同居,閨門邕穆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