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󰥺󰥷󰥴󲽄󰥲𤴓󰥵󰥹󰥶󰥱󰥳󰥸

說 明

正  字 A00425 匸-02-0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四丈也。从八、匸。八揲一匹,八亦聲。(普吉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四丈也。从匸、八。八揲一匹,八亦聲。(普吉切)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四丈也。从匸、八,八亦聲。楷書寫法:部首作「匸」(音ㄒㄧˋ,折筆處為圓筆),不作「匚」(音ㄈㄤ,折筆處為方筆),凡「匸部」字皆同。「匸」中作一撇、一豎折。
注  音 ㄆㄧˇㄆㄧ
漢語拼音 ㈠pǐ ㈡pī
釋  義

ㄆㄧˇ

1.量詞。計算布帛等紡織品之單位。如:「兩匹布」。《說文解字.匸部》:「匹,四丈也。」《史記.卷九九.劉敬叔孫通列傳.叔孫通》:「迺賜叔孫通帛二十匹。」宋.仲殊〈減字木蘭花.誰將妙筆〉詞:「誰將妙筆,寫就素縑三百匹。」

2.實力不相上下、比得上。如:「匹敵」。《左傳.僖公二十三年》:「秦晉匹也,何以卑我?」《聊齋志異.卷五.狐夢》:「至夜,焚香坐伺,婦果攜女至,態度嫻婉,曠世無匹。」

3.比較、相比。《莊子.逍遙遊》: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,眾人匹之,不亦悲乎?」

4.配合、配稱。《詩經.大雅.文王有聲》:「築城伊淢,作豐伊匹。」漢.毛亨.傳:「匹,配也。」

5.配偶。《廣韻.入聲.質韻》:「匹,偶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八四.列女傳.袁隗妻》:「妾姊高行殊邈,未遭良匹,不似鄙薄,苟然而已。」唐.李朝威〈柳毅傳〉:「徙家金陵,常以鰥曠多感,欲謀新匹。」

6.單獨、一。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「夫撫劍疾視曰:『彼惡敢當我哉。』此匹夫之勇,敵一人者也。」

7.介詞。當、迎。《金瓶梅》第九回:「武二匹面向李外傳打一拳來,李外傳叫聲沒呀時,便跳起來立在凳子上,樓後窗,尋出路。」《清平山堂話本.楊溫攔路虎傳》:「使一棒匹頭打下來。」

8.突然。《警世通言.卷八.崔待詔生死冤家》:「叫得一聲,匹然倒地。」

㈡ㄆㄧ

量詞。計算馬、騾、驢等牲畜之單位。如:「一匹馬」、「兩匹驢」、「單槍匹馬」。《玉篇.匸部》:「匹,一馬也。」《西京雜記》卷二:「文帝自代還,有良馬九匹;皆天下之駿馬也。一名浮雲,……一名龍子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一三回:「到了十三四裡,只見那埝上的報馬,來來往往,一會一匹,一會一匹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