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4171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,遷也。一曰逃也。从辵,盾聲。(徒困切) |
字樣說明 | 左「辶」為「辵」之偏旁變形,四畫;右捺上作「盾」︰起筆作撇,不作橫筆;撇筆下作「十」,上接撇筆,下接於「目」,寫法參「盾」字。本典收「遯」(B05097)為次常用字,且兼為「遁」之異體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dùn |
釋 義 | 1. 遷延。《說文解字.辵部》:「遁,遷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此字古音同循,遷延之意。凡逡遁字如此,今之逡巡也。」清.徐灝.注箋:「蓋古循、遁本一字,而後人妄分之耳。」 2. 逃走。如:「逃遁」、「尿遁」、「地遁」。《說文解字.辵部》:「遁,一曰逃也。」《左傳.襄公十八年》:「丙寅晦,齊師夜遁。」 3. 逃避。《史記.卷一二二.酷吏列傳.序》:「昔天下之網嘗密矣,然姦偽萌起,其極也,上下相遁,至於不振。」 4. 隱匿。《玉篇.辵部》:「遁,隱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八一.獨行列傳.范冉》:「因遁身逃命於梁沛之間,徒行敝服,賣卜於市。」 ⇒「遯」之異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