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󶀟󶀚󶀣󶀛󶀗󶀑󶀒󶀝󶀜󶀎󶀔󶀠󶀢󶀏󶀘󶀖󶀕󶀡󶀞󶀐󶀙󶀤󶀓

說 明

正  字 A04164 辵-09-13
說文釋形

「遐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手寫字,遠也。从辵,叚聲。臣鉉等曰:「或通用徦字。」(胡加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新附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遠也。从辵,叚聲。楷書寫法:左「辶」為「辵」之偏旁變形,四畫;右捺上作「叚」,與「段」不同,寫法參「假」字。按:本典收「叚」為「假」之異體字。「蕸」(B04104)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ㄒㄧㄚˊ
漢語拼音 xiá
釋  義

1. 遠方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辵部.新附》:「遐,遠也。」《書經.太甲下》:「若升高,必自下;若陟遐,必自邇。」

2. 逝去、遠去。《文選.張衡.東京賦》:「俟閶風而西遐,致恭祀乎高祖。」唐.李善.注:「遐,逝也。」

3. 長久、遠大。如:「遐壽」、「松鶴遐齡」。《詩經.小雅.天保》:「降爾遐福,維日不足。」唐.太宗〈九嵕山卜陵詔〉:「末代以來,明辟蓋寡,靡不矜黃屋之尊,慮白駒之過,並多拘忌,希慕遐年。」

4. 何、胡。通「胡」。《詩經.小雅.南山有臺》:「樂只君子,遐不眉壽。」宋.朱熹.集傳:「遐,何通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