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󵿆󵿇󵿊󵿂󵿉𨓻󵿄󵿈󵿅󵿃𨗻

說 明

正  字 A04152 辵-08-12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唐逮,及也。从辵,隶聲。臣鉉等曰:「或作迨。」(徒耐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唐逮,及也。从辵,隶聲。(徒耐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唐逮,及也。从辵,隶聲。楷書寫法:左「辶」為「辵」之偏旁變形,四畫;右捺上作「隶」︰中作豎鉤,下左點、挑,右撇、點皆不靠豎鉤;上中橫右須出頭,寫法參「隶」(C15509)字、「康」字。「靆」(B05601)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ㄉㄞˋㄉㄞˇㄉㄧˋ
漢語拼音 ㈠dài ㈡dǎi ㈢dì
釋  義

ㄉㄞˋ

1. 及、趕上、達到。如:「力有未逮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辵部》:「逮,唐逮,及也。」《玉篇.辵部》:「逮,及也。」《論語.里仁》:「古者言之不出,恥躬之不逮也。」東周戰國.宋玉〈高唐賦〉:「思萬方,憂國害,開賢聖,輔不逮。」

2. 到、等到。《左傳.成公十三年》:「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,戮力同心。」《淮南子.本經》:「逮至衰世,鐫山石,鍥金玉,擿蚌蜃,消銅鐵,而萬物不滋。」

3. 追捕、捉拿。《漢書.卷七六.趙尹韓張兩王傳.趙廣漢》:「禹坐要斬,請逮捕廣漢。」《明史.卷一六五.丁瑄列傳》:「田主訴於縣,縣逮(鄧)茂七。不赴。」

4. 押解囚犯。《漢書.卷二三.刑法志》:「齊太倉令淳於公有罪,當刑詔獄,逮繫長安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逮者,在道將送,防禦不絕,若今之傳送囚也。」

ㄉㄞˇ

方言。捉。如:「逮到」、「逮住」、「官兵逮強盜」。

㈢ㄉ一ˋ

「逮逮」:富盛而熟習之狀。《禮記.孔子閒居》:「威儀逮逮,不可選也。」亦作「棣棣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