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4131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迺」《說文》作「𠧟」。 大徐本: |
字樣說明 |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nǎi |
釋 義 | 1. 驚訝之聲。《說文解字.乃部》:「迺,驚聲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驚聲者,驚訝之聲。與乃字音義俱別。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史》、《漢》發語多用此字作迺。而流俗多改爲乃。」 2. 你。《史記.卷九七.酈生陸賈列傳.陸賈》:「迺公居馬上而得之,安事詩書。」 3. 此、這。《晏子春秋.外篇.重而異者》:「五子不滿隅,一子可滿朝,非迺子耶?」 4. 竟然、居然。同「乃」。南朝宋.謝靈運〈登臨海嶠初發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〉詩:「淹留昔時歡,復增今日歎。茲情已分慮,況迺協悲端。」《宋史.卷四一六.列傳.余玠》:「儒者中迺有此人!」 5. 連詞,於是。同「乃」。《後漢書.卷八九.南匈奴列傳》:「時單于與中郎將杜崇不相平,迺上書告崇。」 6. 姓。如元代有迺穆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