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𢓇󵽧󵽶𢓴󵽴󵽮𨑧󵽨󵽷󵽩󵽭󵽪𨓤󵽸󵽲󵽵󵽯󵽰󵽫󵽱𨔫󵽳󵽬󵽹𨘍󵽺

說 明

正  字 A04130 退 辵-06-10
說文釋形 「退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卻也。一曰行遲也。从彳,从日,从夊。手寫字手寫字或从内。手寫字,古文从辵。(他內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卻也。从彳、日、夊。一曰行遲。手寫字手寫字或从内。手寫字,古文从辵。(他內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正篆作「手寫字」,卻也。从彳,从日,从夊。重文作「手寫字」,从「辵」。後世通行重文之形,楷書寫法:左「辶」為「辵」之偏旁變形,四畫;捺上變易如「艮」,末捺改頓點。「腿」、「褪」、「螁」(B04349)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ㄊㄨㄟˋ
漢語拼音 tuì
釋  義

1. 向後倒行、移動。與「進」相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ㄔ部》:「退,卻也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九二回:「西涼兵素知趙雲之名,今見其英勇如昔,誰敢交鋒?趙雲馬到處,陣陣倒退。」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五九回:「再過兩天,督撫衙門的防守兵也撤退了,算是解嚴了。」

2. 畏縮。《論語.先進》:「求也退,故進之。」《金史.卷一○九.列傳.陳規》:「平居則意氣自高,遇敵則首尾退縮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「知縣安了席坐下,用的都是銀鑲杯箸。范進退前縮後的不舉杯箸,知縣不解其故。」

3. 謙讓。《史記.卷二四.樂書》:「君子以謙退為禮,以損減為樂,樂其如此也。」《漢書.卷八一.匡張孔馬傳.孔光》:「霸為人謙退,不好權勢,常稱爵位泰過,何德以堪之!」《晉書.卷三七.宗室列傳.安平獻王孚》:「宣帝執政,常自退損。」

4. 離去、離開。《禮記.玉藻》:「侍坐則必退席,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。」《後漢書.卷一六.鄧寇列傳.鄧禹》:「功成身退,讓國遜位,歷世外戚,無與為比。」

5. 辭去職務、使辭去職務。《史記.卷三一.吳太伯世家》:「子胥退而耕於野。」《三國志.卷三.魏書.明帝紀》:「浮華不務道本者,皆罷退之。」宋.王安石〈上仁宗皇帝言事書〉:「不敢以其不勝任而輒退之。」

6. 取消、解除。元.王曄〈慶東原.明明的退佃麗春園〉曲:「明明的退佃麗春園,暗暗的開除了雙解元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六回:「聞得父母退了前夫,她便一根麻繩,悄悄的自縊了。」

7. 脫去、除去。如:「退毛」。《西遊記》第一八回:「因是曉得父親要祛退他,他也常常防備,故此昏來朝去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三三回:「把他且浸在後邊淨水池中,浸退了毛衣,使鹽醃著,等天陰下酒。」

8. 減損、消失、衰減。《左傳.昭公三年》:「火中,寒暑乃退。」宋.蘇軾〈雪後書北臺壁〉詩二首之二:「老病自嗟詩力退,空吟冰柱憶劉叉。」

9. 歸還。如:「退貨」、「退票」、「包退包換」、「貨既出門,概不退換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