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󹛹󵽞󵽛󵽝󵽜𨓵󵽡𨔮󵽟𨕩𨕪𨕼󵽢

說 明

正  字 A04127 辵-06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遣也。从辵,手寫字省。手寫字,籀文不省。(蘇弄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遣也。从辵,手寫字省。手寫字,籀文不省。(蘇弄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遣也。从辵,描述: c00141省。楷書寫法:左「辶」為「辵」之偏旁變形,四畫;右捺上末筆作頓點,與「朕」字右半寫法同。按:「描述: c00141」(C00141),收為罕用字。
注  音 ㄙㄨㄥˋ
漢語拼音 sòng
釋  義

1. 遣去。《說文解字.辵部》:「送,遣也。」宋.文天祥〈正氣歌〉:「楚囚纓其冠,傳車送窮北。」

2. 伴行。唐.杜甫〈兵車行〉:「耶娘妻子走相送,塵埃不見咸陽橋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七:「玄宗幸蜀,又於劍門奉迎鸞駕,護送至成都,拂衣而去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二三回:「那山東的路是著名難走的,所以特派兩個親兵護送。」

3. 供輸。《三國志.卷五七.吳書.虞陸張駱陸吾朱傳.駱統》:「每有徵發,羸謹居家重累者先見輸送。」《北齊書.卷四二.列傳.盧叔武》:「穀食豐饒,運送不絕。」

4. 傳遞。如:「送秋波」。唐.李白〈古風〉詩五九首之七:「去影忽不見,回風送天聲。」《史記.卷一○一.袁盎鼂錯列傳.袁盎》:「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謀反事覺,治,連淮南王,淮南王徵,上因遷之蜀,轞車傳送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七四回:「這話若果真呢,也倒可恕;只是不該私自傳送進來。」

5. 告別。《漢書.卷四九.爰盎鼂錯傳.爰盎》:「絳侯為丞相,朝罷趨出,意得甚。上禮之恭,常目送之。」唐.韓翃〈送陳明府赴淮南〉詩:「年華近逼清明,落日微風送行。」

6. 贈給。《三國演義》第八回:「次日,便將家藏明珠數顆,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頂,使人密送呂布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六回:「黛玉又帶了許多書籍來,忙著打掃臥室,安插器具,又將些紙筆等物分送寶釵、迎春、寶玉等人。」

7. 犧牲。元.關漢卿《拜月亭》第三折:「您哥哥暑濕風寒縱較些,多被那煩惱憂愁上送了也。」明.康海《中山狼》第一折:「中山狼呵!則被您險些兒把俺管閒事的先生斷送的眼巴巴!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