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𨔅

說 明

正  字 A04123 辵-05-09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道也。从辵,由聲。(徒歴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道也。从辵,由聲。(徒歴切)
字樣說明 左「辶」為「辵」之偏旁變形,四畫;右捺上作「由」︰筆順如「田」,中豎筆上須出頭,寫法參「由」字。
注  音 ㄉㄧ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開導、引導、啟發。《書經.太甲上》:「旁求俊彥,啟迪後人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乃旁求俊彥之人置之於位,令人開導後人。」《書經.周官》:「仰惟前代時若,訓迪厥官。」

2. 進用、任用。《詩經.大雅.桑柔》:「維此良人,弗求弗迪,維彼忍心,是顧是復。」漢.鄭玄.箋:「國有善人,王不求索,不進用之。」

3. 實踐、實行。漢.揚雄《法言.先知》:「為國不迪其法而望其效,譬諸算乎!」晉.李軌.注:「迪,蹈。夫算者,不運籌策不能定其數;治國者,不蹈法度不能致其治。」

4. 遵從、依循。《漢書.卷一○○.敘傳下》:「漢迪於秦,有革有因。」

5. 發語詞,無義。具調節音節之作用。《書經.君奭》:「迪惟前人光,施於我沖子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