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󵼫󵼪𨑛

說 明

正  字 A04112 辵-03-07
說文釋形 手寫字,避也。从辵,于聲。(億倶切)
字樣說明 左「辶」為「辵」之偏旁變形,四畫;右捺上作「于」︰二橫筆、一豎鉤,上橫較短,寫法參「于」字。
注  音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曲折。如:「迂迴」。《說文解字.辵部》:「迂,避也。」《南史.卷八○.賊臣列傳.侯景》:「城內作迂城,形如卻月以捍之,賊乃退。」宋.王令〈餓者行〉:「雨雪不止泥路迂,馬倒伏地人下扶。」

2. 言行夸誕、不切實際。如:「迂腐」、「迂闊」。《國語.周語下》:「郤犨見,其語迂。」唐.劉知幾《史通.卷八.書事》:「范曄博採眾書,裁成漢典,觀其所取,頗有奇工。至於方術篇……言唯迂誕,事多詭越。可謂美玉之瑕,白圭之玷,惜哉!」

3. 繞道。明.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.卷一○上.滇遊日記一二》:「騎夫以家在蕎甸,故強余迂此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三一回:「這回告假出京,特特的迂道天津,前來叩見,要想老師捐助幾文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