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󰤽󰤼󰤾𠣵󰤿𨄩𨄑

說 明

正  字 A00412 勹-09-11
說文釋形 手寫字,伏地也。从勹,畐聲。(蒲北切)
字樣說明 「勹」中作「畐」︰下「田」中間橫、豎皆接邊筆,寫法參「畐」(C07742)字。「蔔」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ㄈㄨ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「匍匐」:

⑴ 手足伏地爬行。《說文解字.勹部》:「匐,伏地也。」《玉篇.勹部》:「匍,匍匐,……手行。」《詩經.大雅.生民》:「誕實匍匐,克岐克嶷,以就口食。」《莊子.秋水》:「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?未得國能,又失其故行矣!直匍匐而歸耳。」明.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:「先生伏質就地,匍匐北進。」

⑵ 俯身伏地。《玉篇.勹部》:「匍,匍匐,伏也。」《禮記.問喪》:「孝子親死,悲哀志懣,故匍匐而哭之,若將復生。」唐.范攄《雲谿友議.卷下.金仙指》:「老僧盥嗽,雙鳩從口而出,一則能行,一則匍匐在地。」

⑶ 喻盡力。《玉篇.勹部》:「匍,匍匐,……盡力也。」《詩經.邶風.谷風》:「凡民有喪,匍匐救之。」漢.鄭玄.箋:「匍匐,言盡力也。」晉.劉琨〈答盧諶〉詩:「裹糧攜弱,匍匐星奔。」

※亦作「匍伏」、「蒲伏」、「蒲服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