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󵷭󵷬󵷫

說 明

正  字 A04077 車-07-1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車兩輢也。从車,手寫字聲。(陟葉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車手寫字輢也。从車,手寫字聲。(陟葉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車」之下橫筆不斜挑;右半作「耴」︰「耳」上橫右延,包下之豎曲鉤,下橫改斜挑,不穿豎筆,寫法參「耴」(B03601)字。此字或从取作「輙」,本典收為「輒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ㄓㄜˊ
漢語拼音 zhé
釋  義

1. 古代車箱向前翻出之左右兩板。《說文解字.車部》:「輒,車兩輢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車必有兩輢,如人必有兩耳。」

2. 每、總是。如:「動輒得咎」、「所言輒從」。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:「楚挑戰三合,樓煩輒殺之。」唐.韓愈〈進學解〉:「然而公不見信於人,私不見助於友,跋前躓後,動輒得咎。」

3. 即、就。《史記.卷六八.商君列傳》:「復曰:『能徙者,予五十金』。有一人徙之,輒予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二六.列傳.張九齡》:「始,說知集賢院,嘗薦九齡可備顧問。說卒,天子思其言,召為秘書少監、集賢院學士,知院事。會賜渤海詔,而書命無足為者,乃召九齡為之,被詔輒成。」

4. 姓。如漢代有輒終古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