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𤲺

說 明

正  字 A04036 足-10-17
說文釋形 「蹊」《說文》作「徯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待也。从彳,奚聲。手寫字,徯或从足。(胡計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待也。从彳,奚聲。手寫字,徯或从足。(胡計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下橫斜挑;右半作「奚」︰上作「手寫字」,為「爪」之變形;下「大」之撇上觸於「幺」,末筆改頓點,寫法參「奚」字。
注  音 ㄒㄧ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小路。如:「幽蹊」、「荒蹊」。《史記.卷一○九.李將軍列傳》:「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」三國魏.曹植〈贈白馬王彪〉詩:「欲還絕無蹊,攬轡止踟躕。」

2. 足跡、路徑、途徑。《孟子.盡心下》:「山徑之蹊間,介然用之而成路。」《荀子.勸學》:「將原先王,本仁義,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。」

3. 踐踏。《左傳.宣公十一年》:「牽牛以蹊人之田,而奪之牛。牽牛以蹊者,信有罪矣。而奪之牛,罰已重矣。」《明史.卷二○六.解一貫列傳》:「宏不去,則有持祿保位之誚,璁、萼不去,亦冒蹊田奪牛之嫌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