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𧣒

說 明

正  字 A04005 足-05-12
說文釋形 手寫字,雞距也。从足,巨聲。(其呂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下橫斜挑;右半作「巨」:此字从「工」,上下橫筆接豎筆處皆出頭,保留「工」字筆意,與「臣」字寫法有異,寫法參「巨」字。
注  音 ㄐㄩ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公雞、雄雉等禽類腳上蹠骨後上突出若腳趾者,中有硬骨,外包角質,可做打鬥之器。《說文解字.足部》:「距,雞距也。」三國魏.應瑒〈鬥雞〉詩:「雙距解長緤,飛踊超敵倫。」唐.陳鴻《東城老父傳》:「樹毛振翼,礪吻磨距,抑怒待勝;進退有期,隨鞭指低昂,不失昌度。」

2. 相隔、相離。《列子.湯問》:「不知距齊州幾千萬里?」宋.王安石〈遊褒禪山記〉:「距洞百餘步,有碑仆道,其文漫滅。」

3. 至、到。《書經.益稷》:「予決九川,距四海。」三國魏.阮籍〈詠懷〉詩一七首之九:「連軫距阡陌,子母相拘帶。」

4. 抗、違。通「拒」。《詩經.大雅.皇矣》:「密人不恭,敢距大邦,侵阮徂共。」漢.鄭玄.箋:「密須之人乃敢距其義兵,違正道,是不直也。」《墨子.公輸》:「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,子墨子九距之。」

5. 大。通「巨」。《淮南子.氾論》:「體大者節疏,蹠距者舉遠。」《續漢書志.第七.祭祀志上》:「其下用距石十八枚,皆高三尺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