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3970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,以物相贅。从貝,从斦。闕。(之日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以物相贅。从貝。从斦。闕。楷書寫法:上半作「斦」:从雙「斤」,「斤」之寫法,橫筆接於豎撇筆,稍下於兩撇筆交接處,寫法參「斦」(C04731)字。下半「貝」之撇筆輕觸上橫。「懫」(B01223)、「躓」(B04974)、「鑕」(B05466)等字偏旁同此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zhì ㈡zhí |
釋 義 | ㈠ 1. 用財物或人以為保證及抵押。如:「質押」。《說文解字.貝部》:「質,以物相贅。」《戰國策.趙策四》:「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,質於齊,齊兵乃出。」 2. 作為抵押或保證的人或物。如:「人質」。《戰國策.趙策四》:「太后明謂左右:『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,老婦必唾其面。』」南朝梁.任昉〈奏彈劉整〉:「何其不能折契鐘庾,而襜帷交質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二七回:「關公曰:『汝不容我過關乎?』秀曰:『汝要過去,留下老小為質。』」 3. 買賣之契據。《周禮.地官.質人》:「凡賣儥者質劑焉,大市以質,小市以劑。」《後漢書.卷五九.張衡列傳》:「萬方億醜,並質共劑。」 4. 古代刑具。斬殺人時所使用的砧墊。《史記.卷九六.張丞相列傳》:「蒼坐法當斬,解衣伏質。」《漢書.卷三一.陳勝項籍傳.項籍》:「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,南面稱孤?孰與身伏斧質,妻子為戮乎?」 5. 古代初次拜見長輩時奉上之見面禮。通「贄」。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「出疆必載質。」漢.趙岐.注:「質,臣所執以見君者也。」《史記.卷八四.屈原賈生列傳.屈原》:「乃令張儀詳去秦,厚幣委質事楚。」 ㈡ 1. 事物現象之本體、屬性。如:「特質」、「本質」。《論語.衛靈公》:「君子義以為質,禮以行之。」《史記.卷二四.樂書》:「中正無邪,禮之質也。」 2. 形軀、形體。三國魏.曹植〈愍志賦〉:「豈良時之難俟,痛余質之日虧。」明.徐宏祖《徐霞客遊記.卷四上.西南遊日記五》:「西岡一銅鐘覆路左,質甚巨,傳聞重三千斤。」 3. 底子、基本之成分。如:「質地」。《儀禮.鄉射禮》:「天子熊侯白質;諸侯麋侯赤質。」唐.柳宗元〈捕蛇者說〉:「永州之野產異蛇,黑質而白章。」 4. 天性稟賦。如:「資質」。《列子.天瑞》:「太素者,質之始也。」《淮南子.說林》:「石生而堅,蘭生而芳,少自其質,長而愈明。」 5. 樸實。如:「文質彬彬」。《論語.雍也》:「質勝文則野,文勝質則史。」《韓非子.解老》:「夫君子取情而去貌,好質而惡飾。」 6. 誠信、信用。《左傳.昭公十六年》:「楚子聞蠻氏之亂也,與蠻子之無質也。」晉.杜預.注:「質,信也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五七.列傳.陸贄》:「奓言無驗不必用,質言當理不必違。」 7. 盟約。《左傳.哀公二十年》:「黃池之役,先主與吳王有質。」晉.杜預.注:「質,盟信也。」 8. 詰問。《禮記.中庸》:「建諸天地而不悖,質諸鬼神而無疑。」宋.岳珂《桯史.卷一三.選人戲語》:「一日為古冠服數人游于庭,自稱孔門弟子,交質以姓氏。」 9. 驗證。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雖質君之前,臣不諱也。」《資治通鑑.卷七二.魏紀四.魏明帝太和元年》:「暨曰:『曄可召質也。』」 10. 評量、衡量。《周禮.夏官.馬質》:「馬質,掌質馬。」《禮記.王制》:「司會以歲之成,質於天子塚宰齊戒受質。」 11. 箭靶、標的。《荀子.勸學》:「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。」《後漢書.卷六○上.馬融列傳》:「流矢雨墜,各指所質。」 12. 對象。《莊子.徐无鬼》:「雖然,臣之質死久矣!」唐.李白〈古風〉詩五九首其三五:「安得郢中質,一揮成斧斤。」 13. 門中之木椹。《穀梁傳.昭公八年》:「艾蘭以為防,置旃以為轅門,以葛覆質以為槷。」 14. 器物之把柄。《公羊傳.定公八年》:「璋判白,弓繡質,龜青純。」 15. 星座名。《史記.卷二七.天官書》:「輿鬼,鬼祠事,中白者為質。《新唐書.卷三三.天文志三》:「四月壬寅,入輿鬼,犯質星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