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𧴳󵭼󵭻󵭺𧶟󵭹

說 明

正  字 A03960 貝-07-14
說文釋形 「賒」《說文》作「賖」。
手寫字,貰買也。从貝,余聲。(式車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本作「手寫字」,貰買也。从貝,余聲。後世通行作「賒」,《正字通.貝部.賒字》云:「篆作手寫字,俗从佘作賒。」標準字體從俗,取「賒」為正。楷書寫法:左半「貝」之撇筆輕觸上橫。右半作「佘」︰上「人」下「示」,與「余」寫法不同,寫法參「佘」(B00046)字。
注  音 ㄕㄜ
漢語拼音 shē
釋  義

1. 買賣貨物緩償其款。如:「賒帳」、「賒欠」。《說文解字.貝部》:「賒,貰買也。」《漢書.卷九一.貨殖傳.程鄭》:「依其權力,賒貸郡國,人莫敢負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「一切買賣、賒欠、存留,都是你自己主張。」

2. 寬恕、寬宥。《舊唐書.卷八九.列傳.狄仁傑》:「有利則歸,且圖賒死,此乃君子之愧辱,小人之常行。」南朝梁.江淹〈尚書符〉:「此而可賒,孰不可宥!」

3. 遙遠。唐.王勃〈滕王閣序〉:「北海雖賒,扶搖可接。」明.王謙〈戲題扇上蹇驢作一小畫〉詩:「負重那堪道路賒,行行未得到村家。」

4. 長久。唐.李中〈旅夜聞笛〉詩:「長笛起誰家,秋涼夜漏賒。」《清史稿.卷九七.樂志四》:「蓬壺歲月賒,六合光明萬福嘉。」

5. 稀疏、稀少。唐.錢起〈送費秀才歸衡州〉詩:「不畏心期阻,惟愁面會賒。」唐.張說〈岳州作〉詩:「物土南州異,關河北信賒。」

6. 奢侈之行為。通「奢」。《後漢書.卷四九.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.仲長統.論曰》:「楚楚衣服,戒在窮賒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