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󵭌𠌗󰏄󷇷𣃐󵭋

說 明

正  字 A03949 貝-05-12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施也。从貝,代聲。(他代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施也。从貝,手寫字聲。(他代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施也。从貝,代聲。楷書寫法:上半作「代」︰右「弋」作一橫,一斜鉤,右上作一點,與「戈」不同,寫法參「代」字。下半「貝」之撇筆輕觸上橫。「蟘」(B04402)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ㄉㄞˋㄊㄜˋ
漢語拼音 ㈠dài ㈡tè
釋  義

ㄉㄞˋ

1. 施與。《說文解字.貝部》:「貸,施也。」《左傳.文公十六年》:「宋饑,竭其粟而貸之。」《後漢書.卷四.孝和帝紀》:「甲子,詔賑貸並州四郡貧民。」

2. 借。如:「借貸」、「貸款」、「昨天我向他告貸一百萬元。」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「又稱貸而益之,使老稚轉乎溝壑。」《史記.卷四七.孔子世家》:「遊說乞貸,不可以為國。」

3. 推卸。《清史稿.卷四一八.列傳.袁甲三》:「總督程矞采為守土之臣,責無旁貸。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○回:「講到護送,除了自己一身之外,責無旁貸者再無一人。」

4. 寬恕。如:「嚴懲不貸」。漢.曹操〈與太尉楊彪書〉:「謂其能改,遂轉寬舒,復即宥貸。」《後漢書.卷六.孝順帝紀》:「惟閻顯、江京近親當伏辜誅,其餘務崇寬貸。」

ㄊㄜˋ

失誤。通「忒」。南宋.戴侗《六書故.卷二○.動物四》:「貸,……又他貸切,差也。與忒通。」《禮記.月令》:「乃命大史,守典奉法,司天日月星辰之行,宿離不貸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