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𠄛󵪋𠄝󵪑𢘕󵪍󵪈󵪐󵪇A03918-018󵪉󵪊󵪌󵪏󵪎

說 明

正  字 A03918 豕-09-16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象之大者。賈侍中說:「不害於物。」从象,予聲。手寫字,古文。(羊茹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象之大者。賈侍中說:「不害於物。」从象,予聲。手寫字,古文。(羊茹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予」︰中作一橫鉤,末筆鉤起,不作「矛」,寫法參「予」字。右半作「象」:首二筆作撇、橫撇,不作「刀」;末二筆撇不穿捺,寫法同「象」字。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1. 大象。《說文解字.象部》:「豫,象之大者。」
2. 安樂、逸樂。《爾雅.釋詁上》:「豫,樂也。」宋.邢昺.疏:「豫者,逸樂也。」三國魏.嵇康〈琴賦〉:「嘉魚龍之逸豫,樂百卉之榮滋。」《新五代史.卷三七.伶官傳.序》:「憂勞可以興國,逸豫可以亡身,自然之理也。」
3. 喜悅。《書經.金縢》:「王有疾,弗豫。」漢.班固〈兩都賦〉:「是以眾庶悅豫,福應尤盛。」
4. 巡遊。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「吾王不遊,吾何以休?吾王不豫,吾何以助?」《文選.張衡.東京賦》:「既春遊以發生,啟諸蟄於潛戶;度秋豫以收成,觀豐年之多稌。」李善注引薛綜曰:「秋行曰豫。」
5. 欺騙。《荀子.儒效》:「魯之粥牛馬者不豫賈,必蚤正以待之也。」漢.桓寬《鹽鐵論.力耕》:「古者商通物而不豫,工致牢而不偽。」
6. 遲疑不決。《老子》第一五章:「豫焉若冬涉川,猶兮若畏四鄰。」《漢書.卷三六.楚元王傳》:「決斷孤疑,分別猶豫,使是非炳然可知。」
7. 參與。通「與」。《左傳.隱公元年》:「豫凶事,非禮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七八.宦者列傳.蔡倫》:「及和帝即位,轉中常侍,豫參帷幄。」
8. 事先。通「預」。《禮記.中庸》:「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」《漢書.卷六九.趙充國辛慶忌傳.趙充國》:「宜遣使者行邊兵豫為備,敕視諸羌,毋令解仇,以發覺其謀。」
9. 易經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坤(☷)下震(☳)上。象徵萬物被陽氣而生生不息。
10. 古地名,今為河南省之簡稱。
11. 姓。如戰國時晉國有豫讓。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