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󵤤諭󵤣

說 明

正  字 A03870 言-09-16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告也。从言,俞聲。(羊戍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告也。从言,俞聲。(羊戍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言」之起筆作點;右半作「俞」︰「人」頭下短橫不觸兩邊筆,左下作「月」,右下不作「巜」,寫法參「俞」字。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告知、曉喻。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:「諭,告也。」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:「梁乃召故所知豪吏,諭以所為起大事,遂舉吳中兵。」《淮南子.氾論》:「教寡人以道者擊鼓,諭寡人以義者擊鐘,告寡人以事者振鐸。」

2. 表明。《淮南子.主術》:「衰絰菅屨,辟踴哭泣,所以諭哀也。」唐.柳宗元〈答元饒州論政理書〉:「必勞申諭,乃得悅服。」

3. 明白、瞭解。《荀子.儒效》:「其言多當矣,而未諭也。」

4. 上級下達之命令告語。如:「聖諭」。《北史.卷二二.列傳.長孫嵩》:「上遣平持節宣諭,令其和解。」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一○齣:「若肯發一手諭,必能退卻。」

5. 比喻、比擬。《戰國策.齊策四》:「請以市諭,市朝則滿,夕則虛,非朝愛市而夕憎之也,求存故往,亡故去。」

6. 姓。如漢代有諭瑮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