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󵢋󵢊

說 明

正  字 A03845 言-08-15
說文釋形 手寫字,信也。从言,京聲。(力讓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言」之起筆作點;右半作「京」︰下作「小」,中豎鉤起,上觸於「口」,寫法參「京」字。
注  音 ㄌㄧㄤˋㄌㄧㄤˊ
漢語拼音 ㈠liàng ㈡liáng
釋  義

ㄌㄧㄤˋ

1. 相信。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:「諒,信也。」《詩經.鄘風.柏舟》:「母也天只,不諒人只。」《喻世明言.卷一九.楊謙之客舫遇俠僧》:「雖然如此,卻也諒得過這個和尚是個有信行的好漢,決無誑言之事。」

2. 寬恕、體察。如:「原諒」、「見諒」、「體諒」。宋.陳亮《龍川文集.酌古論三.諸葛孔明下》:「孔明距今且千載矣,未有能諒其心者。」元.尚仲賢《柳毅傳書》第三折:「他固不仁,你也太急性了,若上帝不見諒,怎麼是好?」

3. 信實、誠信。《論語.季氏》:「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,益矣。」宋.王安石〈懷張唐公〉詩:「直諒多為世所排,有懷長向我前開。」

4. 推想、料想之意。如:「諒必」、「諒可」。《喻世明言.卷四○.沈小霞相會出師表》:「你是書禮之家,諒無再醮之事。」

5. 姓。如戰國時趙國有諒毅。

ㄌㄧㄤˊ

「諒陰」:古代天子居喪,政事全權委託大臣處理,默而不言。《論語.憲問》:「高宗諒陰,三年不言。」或作「亮陰」、「涼陰」、「亮闇」、「涼闇」、「諒闇」、「梁闇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