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󵞧󵞨󵞦󵞤󵞥𧥷𧪢

說 明

正  字 A03793 言-03-10
說文釋形 手寫字,止也。从言气聲。(居迄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言」之起筆作點;右半作「乞」,下「乙」作一橫折曲鉤,寫法參「乞」字。
注  音 ㄑㄧ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終止、完畢、斷絕。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:「訖,止也。」《書經.西伯戡黎》:「天既訖我殷命,格人元龜,罔敢知吉。」唐.元稹〈樂府古題序〉:「詩訖於周,離騷訖於楚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六:「縣官發落公事了訖,不在話下。」

2. 至、到。通「迄」。漢.馬援〈誡兄子嚴敦書〉:「訖今,季良尚未可知,郡將下車輒切齒。」唐.白居易〈與元九書〉:「又自武德訖元和,因事立題,題為新樂府者,共一百五十首。」

3. 貯存。《穀梁傳.僖公九年》:「毋訖糴,毋易樹子。」晉.范甯.集解:「訖,止也。謂貯粟。」

4. 皆、都。《書經.秦誓》:「民訖自若是多盤。」《續漢書志.第四.禮儀志上》:「陽氣布暢,萬物訖出。」

5. 竟、終究。《漢書.卷九六.西域傳上.康居國》:「康居驕黠,訖不肯拜使者。」《後漢書.卷二六.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.伏湛》:「自行束脩,訖無毀玷。」

6. 助詞,表示動作完成。元.李文蔚《燕青博魚.楔子》:「小僂儸與我將燕青推出去,斬訖報來。」元.沈仲緯《刑統賦疏》:「李大于鄭縣令面上打訖一拳,有傷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