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󵙏󵙑󵙐󵙎

說 明

正  字 A03746 衣-09-15
說文釋形

「褓」《說文》作「緥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小兒衣也。从糸,𠈃聲。臣鉉等曰:「今俗作褓,非是。」(博抱切)

段注本:手寫字,小兒衣也。从糸,󰉪聲。(博抱切)

字樣說明

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本作「手寫字」,小兒衣也。从糸,保聲。段玉裁注云:「褓,緥之俗字。」後世通行俗字。楷書寫法:左半作「手寫字」,部首計六畫;右半作「保」︰右下半之「木」,直豎不鉤,輕觸上「口」,左撇右點不靠豎筆,寫法參「保」字。

注  音 ㄅㄠˇ
漢語拼音 bǎo
釋  義

1. 包嬰兒之小被。如:「襁褓」、「褓抱提攜」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緥,小兒衣也。」宋.徐鉉.注:「今俗別作褓。」宋.無名氏《李師師外傳》:「寅以菽漿代乳乳之,得不死,在襁褓未嘗啼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五:「他與張氏生得一子,尚在襁褓,乳名叫做長壽。」

2. 負責照顧幼兒之人。如:「褓母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