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󵗾

說 明

正  字 A03733 衣-07-13
說文釋形 「裊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上半作「鳥」形省四點,寫法參「鳥」字;下半作「衣」,末二筆撇不穿捺。「嬝」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ㄋㄧㄠˇ
漢語拼音 niǎo
釋  義

1. 柔軟美好。如:「裊娜」、「裊裊婷婷」。《字彙.衣部》:「裊,輭美也。」唐.杜甫〈渼陂行〉詩:「半陂已南純浸山,動影裊窕沖融間。」漢.王延壽〈王孫賦〉:「緣百仞之高木,攀窈裊之長枝。」

2. 搖曳、擺動。元.王實甫《西廂記.第二本.第一折》:「風裊篆煙不捲簾,雨打梨花深閉門。」明.陳子龍〈訴衷情.小桃枝下試羅裳〉詞:「風乍暖,日初長,裊垂楊。」

3. 繚繞。如:「裊繞」。宋.柳永〈雪梅香.景蕭索〉詞:「漁市孤煙裊寒碧,水村殘葉舞愁紅。」宋.趙長卿〈寶鼎現.囂塵盡掃〉詞:「排備綺席成行,爐噴裊、沉檀輕縷。」金.王喆〈瑤臺月.攜雲放肆投閑路〉詞:「香煙起盤裊,盡成雯蓋。」

4.揮打、揮舞。元.喬孟符《金錢記》第一折:「王孫乘駿馬,撲騰騰金鞭裊落花。」《董西廂》卷七:「沉醉東風裡,控驕馬,鞭裊蘆花。」



⇒「褭」之異體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