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󵗕󵗍𧘉𧘊󵗧󵗤𧘯󵗦󵗖󵗞󵗜󵗟󵗚󵗑󵗒𧚞󵗙󵗎󵗗󵗣󵗓󵗏󵗔𧛲𧛨󵗛󵗘󵗢󵗡󵗐󵗠𧜟󵗝󵗥

說 明

正  字 A03727 衣-07-13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衣裾也。从衣,手寫字聲。臣鉉等曰:「手寫字,非聲,疑象衣裾之形。」手寫字,古文裔。(余制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衣裙也。从衣,手寫字聲。手寫字,古文裔。(余制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衣裾也。从衣,手寫字聲。徐鉉注云:「手寫字非聲,疑象衣裾之形。」楷書寫法:上半「衣」之末撇不穿捺;下半之「冏」,第四筆作豎彎折右,寫法參「冏」(B00202)字。按:本典收「手寫字」(C01050)為罕用字。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衣服邊緣。《說文解字.衣部》:「裔,衣裾也。」《明史.卷六七.輿服志三》:「文官衣自領至裔,去地一寸,袖長過手,復回至肘。」

2. 邊緣。《楚辭.屈原.九歌.湘夫人》:「麋何食兮庭中,蛟何為兮水裔。」《淮南子.原道》:「故雖遊於江潯海裔,目觀掉羽武象之樂。」

3. 邊遠地帶。《左傳.文公十八年》:「投諸四裔,以禦螭魅。」唐.柳宗元〈自衡陽移桂木餘本植零陵所住精舍〉詩:「謫官去南裔,清湘繞靈岳。」

4. 邊疆民族之總稱。《左傳.定公十年》:「裔不謀夏,夷不亂華。」

5. 後代子孫。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:「舜目蓋重瞳子,又聞項羽亦重瞳子,羽豈其苗裔邪?何興之暴也!」晉.左思〈吳都賦〉:「其居則高門鼎貴,魁岸豪傑,虞魏之昆,顧陸之裔。」

6. 姓。如春秋時代齊國有裔款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