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3719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![]() |
字樣說明 | 左半作「![]()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tǎn ㈡zhàn |
釋 義 | ㈠ 1. 裸露上身。《說文解字.衣部》:「袒,衣縫解也。」《左傳.莊公八年》:「袒而示之背。」《孟子.公孫丑上》:「雖袒裼裸裎於我側,爾焉能浼我哉?」 2. 打開、表白。如:「袒露心事」。《禮記.少儀》:「無以前之,則袒櫜奉冑。」宋.黃庭堅〈子瞻詩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堅體次韻道之〉詩:「袒懷相識察,牀下拜老龐。」 3. 裸露上臂。《儀禮.鄉射禮》:「司射適堂要,袒決遂。」《漢書.卷一.高帝紀上》:「於是漢王為義帝發喪,袒而大哭。」 4. 偏護。如:「偏袒」、「袒護」。唐.柳宗元〈奉平淮夷雅表〉:「士獲厥心,太袒高驤。」《清史稿.卷四二八.秦定三列傳》:「福濟所恃惟兩軍,難左右袒,軍飢且渙。」 ㈡ ⇒「綻」之異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