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󵗂󵗁󵗃󵗅󵗄

說 明

正  字 A03718 衣-05-11
說文釋形 手寫字B00750衣,長一身有半。从衣,皮聲。(平義切)
手寫字,鬄也。从髟,皮聲。(平義切)
段注本:
手寫字B00750衣,長一身有半。从衣,皮聲。(平義切)
手寫字,益髮也。从髟,皮聲。(平義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手寫字」,部首計六畫;右半作「皮」︰中豎與下「又」相接;「又」之橫撇與捺相接封口,寫法參「皮」字。
注  音 ㄅㄟˋㄆㄧ
漢語拼音 ㈠bèi ㈡pī
釋  義

ㄅㄟˋ

1. 睡眠時覆體之物。如:「棉被」、「被子」。《楚辭.宋玉.招魂》:「翡翠珠被,爛齊光些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六回:「匡超人將被單拿來,在太公腳跟頭睡。」

2. 表面。《儀禮.士昏禮》:「笲,緇被纁裏,加于橋。」

3. 覆蓋。《書經·堯典》:「光被四表,格於上下。」《楚辭.宋玉.招魂》:「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,皋蘭被徑兮斯路漸。」

4. 蒙受、遭遇。《孟子.離婁上》:「今有仁心仁聞,而民不被其澤。」《戰國策.齊策四》:「寡人不祥,被於宗廟之祟。」

5. 及,達到。《書經.禹貢》:「東漸於海,西被於流沙。」《漢書.卷三三.魏豹田儋韓王信傳.韓王信》:「信上書曰:『國被邊,匈奴數入。』」

6. 配入。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樂府》:「詩官採言,樂盲被律,志感絲篁,氣變金石。」

7. 因為。《水滸傳》第五回:「被此間有座山,喚做桃花山,近來山上有兩個大王紮了寨柵,聚集著五七百人,打家劫舍。」

8. 讓、為,表被動。《史記.卷八四.屈原賈生列傳.屈原》:「信而見疑,忠而被謗,能無怨乎?」三國蜀.諸葛亮〈後出師表〉:「然涉險被創,危然後安。」

9. 姓。如春秋時鄭國有被瞻、吳國有被離。

㈡ㄆㄧ

1. 用手把握之處。《周禮.考工記.廬人》:「凡為殳,五分其長,以其一為之被而圍之。」

2. 分散。通「披」。《論語.憲問》:「微管仲,吾其被髮左衽矣!」《禮記.王制》:「東方曰:『夷』,被髮文身,有不火食者矣。……西方曰:『戎』,被髮衣皮,有不粒食者矣。」

3. 加衣於身。通「披」。《楚辭.屈原.九歌.國殤》:「操吳戈兮被犀甲,車錯轂兮短兵接。」晉.左思〈詠史〉詩八首之五:「被褐出閶闔,高步追許由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