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󵕲󵕩󵕴󵕵𠜆󵕶𠫎󵕳󵕧󵕦󵕹󵕯𡔈󵕰𢀯󵕸󵕱𣦂󵕨󵕮󵕬󵕥󵕤󵕪𥝢󵕫󵕭󵕣󵕷

說 明

正  字 A03709 衣-02-08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始也。从刀,从衣。裁衣之始也。(楚居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始也。从刀、衣。裁衣之始也。(楚居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始也。从刀,从衣。裁衣之始也。楷書寫法:左半作「手寫字」,部首計六畫;右半作「刀」:一橫折鉤、一撇。按:此字本義為裁衣之始,故有「開始」之義,俗寫或訛从「示」旁,本典收為異體。
注  音 ㄔㄨ
漢語拼音 chū
釋  義

1. 根源、起頭。《說文解字.刀部》:「初,始也。……裁衣之始也。」《淮南子.俶真》:「是故聖人之學也,欲以返性於初,而游心於虛也。」唐.柳宗元〈封建論〉:「天地果無初乎?吾不得而知之也。」

2. 本來、最開始。如:「初衷」。《左傳.隱公元年》:「遂為母子如初。」《後漢書.卷八一.獨行列傳.彭脩》:「受教三日,初不奉行,廢命不忠,豈非過邪?」唐.吳融〈和楊侍郎〉詩:「煙霄慚暮齒,麋鹿愧初心。」

3. 日期或季節開頭。如:「初一」、「初二」。三國魏.曹植〈贈丁儀〉詩:「初秋涼氣發,庭樹微銷落。」《樂府詩集.卷七三.雜曲歌辭一三.古辭.焦仲卿妻》:「初七及下九,嬉戲莫相忘。」

4. 原先、早先。《左傳.隱公元年》:「初,鄭武公娶於申。」唐.韓愈〈虢州司戶韓府君墓誌銘〉:「初,君樂虢之土田山水,求掾其州。」

5. 才、剛剛。《書經.召誥》:「嗚呼!若生子,罔不在厥初生,自貽哲命。」《史記.卷四九.外戚世家》:「天下初定未久,繼嗣不明。」

6. 第一次、最基礎的。如:「初等」、「初級」。《史記.卷八四.屈原賈生列傳.賈誼》:「雒陽之人,年少初學,專欲擅權,紛亂諸事。」《後漢書.卷三八.張法滕馮度楊列傳.度尚》:「初試守宣城長,悉移深林遠藪椎髻鳥語之人置於縣下,由是境內無復盜賊。」

7. 姓。如宋代有初暐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