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3703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行皃(貌)。从行,吾聲。(魚舉切,又音牙) |
字樣說明 | 「行」中作「吾」︰上「五」作二橫、一斜豎、一橫折,下橫較上橫長,寫法參「吾」字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yá ㈡yú |
釋 義 | ㈠ 1.古代官吏辦理公務之處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一回:「玄德入城,陶謙接著,共到府衙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一○.胭脂》:「鼓動衙開,巍然高坐。」 2.唐代天子處理政務之前殿。《舊唐書.卷一六.穆宗本紀》:「群臣始朝於宣政衙。」唐.元稹〈連昌宮詞〉詩:「蛇出燕巢盤鬥栱,菌生香案正當衙。」 3.到上司辦公處排候禀報公事。唐.張祜〈贈李修源〉詩:「岳陽新尉曉衙參,卻是傍人意未甘。」唐.姚合〈武功縣中作〉詩三十首之六:「縱出多攜枕,因衙始裹頭。」宋.張耒〈縣齋〉詩:「暗樹五更雞報曉,晚庭三疊鼓催衙。」 4.依次排列成行之事物。宋.程垓〈烏夜啼.牆外雨肥梅子〉詞:「春盡難憑燕語,日長惟有蜂衙。」明.高濂《玉簪記》第一四齣:「蜂衙蝶陣,鬧嚷嚷也都只為著傷春。」 5.姓。如漢代有衙謹卿。 ㈡ 「衙衙」:列隊行走之貌。《說文解字.行部》:「衙,行貌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衙衙是行列之意。」東周戰國.宋玉〈九辯〉:「屬雷師之闐闐兮,通飛廉之衙衙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