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3691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段注本: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字樣說明 | 上半作「春」︰上「![]() ![]() 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chǔn |
釋 義 | 1.蟲類蠕動。《說文解字. 2.動。《莊子.天地》:「蠢動相使,不以為賜。」 3.言行笨拙或愚劣粗俗。元.高安道〈哨遍.暖日和風清晝套.三煞〉曲:「妝旦不抹颩,蠢身軀似水牛。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五回:「你這個人好蠢,怎麼還這等說法?」《紅樓夢》第五九回:「鶯兒聽見這般蠢話,便賭氣紅了臉,撒了手。」 4.不遜、無禮。《爾雅.釋訓》:「蠢,不遜也。」《詩經.小雅.采芑》:「蠢爾蠻荊,大邦為讎。」漢.劉向《九嘆.惜賢》:「盪渨涹之姦咎兮,夷蠢蠢之溷濁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