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𧒓

說 明

正  字 A03680 虫-11-17
說文釋形

「蟋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手寫字,蟋𧍓(蟀)也。从虫,悉聲。(息七切)

字樣說明 左半「虫」之下橫筆斜挑,末作一點;右半作「悉」︰上作「釆」,不作「采」,寫法參「悉」字。
注  音 ㄒㄧ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「蟋蟀」: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。體型圓長,為黑褐色,觸角細而長,後肢長大,善於跳躍。雄蟲翅上有發聲器,以兩翅摩擦而發聲。性好鬥。蟋蟀本性畏光,棲身於土中或石礫下,以植物為食,能為害農作物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虫部.新附》:「蟋,蟋蟀也。」唐.王維〈贈祖三詠〉詩:「蠨蛸掛虛牗,蟋蟀鳴前除。」唐.張說〈再使蜀道〉詩:「蟋蟀鳴戶庭,蠨蛸網琴筑。」亦稱為「懶婦」、「蛐蛐兒」、「趨趨」、「促織」、「吟蛩」、「王孫」。

2.《詩經.唐風》之篇名。共三章。根據〈詩序〉:「蟋蟀,刺晉僖公也。」或亦指歲暮宴樂之詩。首章二句為:「蟋蟀在堂,歲聿其莫。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