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󵒂

說 明

正  字 A03668 虫-10-16
說文釋形 「螞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「虫」之下橫筆斜挑,末作一點;右半作「馬」:上三筆皆接左豎,中豎上下接邊筆,下作一橫折鉤;鉤內作四點,起點偏向左,餘三點偏向右,寫法參「馬」字。
注  音 ㄇㄚˇㄇㄚㄇㄚˋ
漢語拼音 ㈠mǎ ㈡mā ㈢mà
釋  義

ㄇㄚˇ

1. 「螞蟻」:泛指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之動物。體小、長形,黑或褐色,頭大,觸角長,腹卵形,有一對複眼。一般行集團社會生活,有蟻後、工蟻、兵蟻之分。《平妖傳》第六回:「坐不過,一連出來踅了四五遍,好似螞蟻上了熱鍋蓋,沒跑路投處。」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八八回:「從這天起,他便如油鍋上螞蟻一般,行坐不安。」

2. 「螞蟥」:水蛭別名。動物名。環形動物蛭綱。體長扁,色黑綠,尾端及胸腹面各有一吸盤。生於池沼或水田中,好吸食人畜血液。亦稱為「馬鱉」、「螞蝗」。

㈡ㄇㄚ

「螞螂」:蜻蜓。

ㄇㄚˋ

「螞蚱」:動物名。蝗類,節肢動物昆蟲綱。或稱為「馬札」。北京方言。指蝗蟲,北方人將其油炸,當成食品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四回:「咱們倆是一條線兒拴倆螞蚱,飛不了我,迸不了你的。」亦稱為「手寫字蠟」。

︿
TOP